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史论课程在地化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以《中外园林史》课程为例

陈 斐, 王 燚
西安欧亚学院

摘要


本文以《中外园林史》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史论课程在地化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基于西安地域文化资源,结合在地化教育理论,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实地考察与项目式学习结合)、改革考核模式(文创设计、活动策划等实践成果),构建“地方文化—专业知识—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行动研究法,研究发现:以地方园林遗址为载体,将周秦汉唐历史脉络融入教学,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历史使命感;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如园林史与生态学、艺术设计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意识,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研究验证了在地化思政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的有效性,但受限于单校样本与实践周期,未来需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并探索技术赋能的沉浸式教学场景。本研究为史论类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实践范例,对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坚定文化自信”战略要求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史论课程;在地化教育;课程思政;园林史;文化自信

全文:

PDF


参考


[1]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EB/OL].中国政府网,2025-01-19[2025-01-20].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1/content_6999913.htm?slb=true.

[2]汪明杰.在地化教学:教育生态化转型的支点[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12):13-16+24.

[3]阳美燕.基于马新观的新闻史论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以“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为例[J].青年记者,2020,(31):58-59.

[4]杨璐铭,冉诗雅,张同修,等.“新工科”背景下BOPPPS教学法在《革制品设计史论》课程中的应用[J].皮革科学与工程,2021,31(03):88-92.

[5]张昆,陈薇.关于新闻传播史论课程群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0,(09):32-37.

[6]孙海燕.艺术类高校专业技能课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大众文艺,2023,(08):172-174.

[7]胡百精.复返本初:新闻传播史论教学的传统再造[J].中国大学教学,2020,(12):8-10.

[8]徐跃.改善高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状况的一点思考[J].装饰,2006,(08):92-93.

[9]岳伟,郑敏.“在地化”实践:新西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历程、逻辑与趋向[J/OL].比较教育学报,1-12[2025-01-31].

[10]ChangSLE,KuoMY.APlace-BasedPedagogicalActionStudytoEnrichRuralSustainability:KnowledgeTiesofNationalTaiwanUniversity's10-YearPartnershipwithPinglin[J].Sustainability,2021,13(5):2916.

[11]AjapsS,MbahMF.Towardsacriticalpedagogyofplaceforenvironmentalconservation[J].EnvironmentalEducationResearch,2022,28(4):508-523.

[12]BullenJ,FlavellH.Decolonisingtheindigenisedcurricula:preparingAustraliangraduatesforaworkplaceandworldinflux[J].HigherEducationResearch&Development,2022,41(5):1402-1416.

[13]刘万海,张荣澳.乡土文化浸润下乡村校本课程的在地化开发[J].当代教育科学,2022,(06):82-88.

[14]李如龙.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05):11-17.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705-0416-07-02-16929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