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偏误分析研究综述

魏 宇豆
西安培华学院

摘要


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外汉语偏误分析在中国逐步得到发展,至今约有40年的发展历史。前人系统的
研究了偏误分析本体理论知识和具体在不同母语者背景的汉语学习者的表现特征,得到了不错的研究成果。本文以
前人研究成果为依托,再次对40多年来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的发展作了具体陈述,包括偏误分析的定义、发展阶段、
类型、原因以及成果和问题,指出要增加对欧美学习者偏误分析的研究。

关键词


偏误分析;汉语学习者;对外汉语教学



参考


[1] 王冰洁 . 对泰汉语声母偏误及其解决策略研究综

述 [J]. 语文学刊,2013.

[2] 张小翠 . 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综述 [J]. 江西:江西师

范大学,2014.

[3] 鲁健骥 . 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

误分析 [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4).

[4] 鲁健骥 . 外国人学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 [J]. 语言教

学与研究,1987,(4).

[5] 游翠娥 . 对外汉语语序偏误研究综述 [J]. 课程教学

研究 2017 年第 21 期

[6] 苏鹏 . 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J]. 语文学刊,2016.

[7] 王芳 .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成语学习偏误分析及

教学对策初探 [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8] 徐蔚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字偏误分析研

究综述 [J]. 文教资料,2018.

[9] 司艳艳 . 近三十年来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研究综述

[J]. 聊城大学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