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汉语同族字音义关系及派生理据研究设计
摘要
本文立足我国传统声训思想,借鉴西方音义学的理论,结合汉语的独特特点,分析汉语音义关联的具体变迁及其背后的认知理据。从而强化声训法作为中国语言学重要研究方法的意识观并对其进行继承与创新,符合当下用中国话语在中国语境中创新学术的思想的时代需求,对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是有益地尝试。
关键词
音义关系;认知机制;中国特色学术体系
全文:
PDF参考
[1] 伏俊琏 .“音义类”著作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04):155-158.
[2] 黄仁瑄 , 姜永超 . 注释书音义信息的标注 [J]. 汉语学报,2022(01):121-128.
[3] 卢烈红 . 刘博平对音义关系研究的贡献 [J]. 古汉语研究,2019(02):94-102.
[4] 冉启斌 , 许可 , 梁煜珠 . 正反义词存在音义关联吗 ?——基于 100 种语言各 20 对正反义词数据库的分析 [J]. 中国语文,2022(06):752-765+768.
[5]“中、日、韩汉语音义文献集成与汉语音义学研究”简介 [J].东疆学刊,2022,39(01):2+129.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4995-05-08-15119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