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探析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加速向数字化生存转型,算法决策、数据驱动与智能互联在重构社会形态的同时也引发了技术伦理与道德教育的深层冲突。当前公民道德教育面临三重结构性困境:算法推荐导致的认知窄化与群体极化削弱价值判断基准,深度伪造与网络谣言引发信任危机冲击道德共识,算法权力隐性支配消解个体主体性加剧工具理性侵蚀。传统教育范式在数智化场景中显现出内容滞后与方法僵化的双重局限。为此,需通过目标转向培养批判性数字公民与技术向善价值观,重构包含数据隐私、AI 伦理等新兴议题的知识体系,创新人机协同教育模式。最终通过技术赋能教育实践、优化数字道德环境、构建协同教育体系,实现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数字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公民教育
全文:
PDF参考
[1] 冯建军 . 网络公民教育 : 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J]. 伦理学研究 ,2022,(03):1-9.
[2] 黄晓伟 , 李育慧 . 算法偏见问题的技术—权力互构论解析 [J].理论与现代化 ,2021,(01):39-48.
[3] 尹帮文 , 孙伟平 .ChatGPT 冲击波 : 类人恐惧与异化危机 [J].理论月刊 ,2023,(06):5-13.
[4] 赵汀阳 . 人工智能“革命”的“近忧”和“远虑”——一种伦理学和存在论的分析 [J]. 哲学动态 ,2018,(04):5-12.
[5] 侯耀文 . 人工智能“类人化”的人学反思 [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4,(03):73-83+158.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4995-07-03-17131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