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法制化的价值

孙 辉哲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3

摘要


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法治理论,是科学开放的民族法学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在社会层面,民族宗教法制化的建设,利于解决现实的民族问题和矛盾,并弘扬宗教文化,推动民族地区法制化的建设。对此,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法制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法制化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此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法治理念,弘扬正确的民族宗教价值观,推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达成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法制化



参考


[1]康玉环,李官云.西藏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困境及对策[J].未来与发展,2023,47(04):108-112+98.[2]刘成有,谢欣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探索与发展[J].世界宗教研究,2022(06):1-10.[3]刘璐.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探索及其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01):135-144.DOI:10.13438/j.cnki.jdxb.2022.01.014.[4]刘云广.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伟大历史贡献共同谱写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加壮美的篇章[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1(04):39-45.[5]乔国存.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中国化历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5(02):154-159.DOI:10.13501/j.cnki.42-1328/c.2017.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