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分析
摘要
了能量的梯阶利用。系统整体由有机朗肯循环、热水循环和单效 LiBr 吸收式制冷循环三部分组成,使用有机朗肯循环进行
发电,余热可用于居民供暖和制冷。将抛物面槽式集热器系统和蓄热罐结合,保证了发电、供热、供冷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对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甲苯作为有机朗肯循环工质在 303℃蒸发时,系统性能能最佳,发电循环效率可
达 17.42%,冷热电联供能量利用率为 23.89%。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 赵振东 .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与
运行研究 [D]. 广西大学 ,2018.
[2] 何哲晨 , 刘锋平 , 许野 , 等 . 考虑氢储的光伏 - 冷热
电联供系统的双层优化研究 [J]. 太阳能学报 ,2025,46(01):567-
578.
[3] 罗 雯 , 高 天 . 基 于 NSGA- Ⅱ 算 法 的 太 阳 能、 地 热
能与天然气冷热电联产耦合系统的优化设计 [J]. 工程与建
设 ,2024,38(05):1032-1035+1038.
[4] 吴基文 . 基于太阳能利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 [D].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2020. 李国良 . 太阳能分布式光伏蓄能
空调系统冷热电匹配特性研究 [D]. 云南师范大学 ,2023.
[5] 李国良 . 太阳能分布式光伏蓄能空调系统冷热电匹
配特性研究 [D]. 云南师范大学 ,2023.
[6] 邓旺 . 太阳能驱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 [D]. 华北
电力大学 ,2020.
[7] 王 异 林 , 苏 博 生 , 黄 枝 , 等 . 太 阳 能 辅 助 沼 气 化
学回热的新型冷热电联产系统模拟分析 [J]. 动力工程学
报 ,2024,44(02):213-220+231
[8]Li P.C.,Cao Q.,Li J.,Lin H.W.,Wang Y.D.,Gao G.T., et
al.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recovery of fluctuating industrial
exhaust heat sources using cascade Ranking cycle and two-stage
accumulators [J]. Energy, 2021, 228(8): 120587-120587.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476-07-05-17296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