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线性插值法优化研究
摘要
热电偶因其结构简单、响应迅速、适用温区宽广,已成为工业温度测量的核心元件之一。作为其精度保障环节,
冷端补偿的实现方式对测温系统整体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在线性插值作为主流补偿策略的广泛应用背景下,传统“固定
步长 + 单段插值”模型暴露出误差峰值集中、查表效率低、系统鲁棒性差等诸多局限。本文围绕插值误差来源与查表结构
优化展开系统分析,提出包括多段线性重构、残差修正项引入、动态步长调度等多项可嵌入式实现的优化方案,并在算法
结构设计、数据编码方式与平台适配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设计。在不引入浮点计算的前提下,通过结构性重构可显著提
升插值精度与资源利用效率,为热电偶冷端补偿的工业部署提供了一条低复杂度、高可控的工程路径。
冷端补偿的实现方式对测温系统整体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在线性插值作为主流补偿策略的广泛应用背景下,传统“固定
步长 + 单段插值”模型暴露出误差峰值集中、查表效率低、系统鲁棒性差等诸多局限。本文围绕插值误差来源与查表结构
优化展开系统分析,提出包括多段线性重构、残差修正项引入、动态步长调度等多项可嵌入式实现的优化方案,并在算法
结构设计、数据编码方式与平台适配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设计。在不引入浮点计算的前提下,通过结构性重构可显著提
升插值精度与资源利用效率,为热电偶冷端补偿的工业部署提供了一条低复杂度、高可控的工程路径。
关键词
热电偶;冷端补偿;线性插值;误差优化
全文:
PDF参考
[1] 黄辉先 , 张广炎 , 陈思溢 , 等 . 基于 WOA-KELM 的
热电偶非线性补偿方法 [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0,39(5):24-
26+29.
[2] 王超 . 三门核电堆芯热电偶冷端补偿分析及维护 [J].
中国核电 ,2020,13(2):223-226.
[3] 皇迎港 , 任勇峰 , 张凯华 . 基于 AD8227 的热电偶动
态冷端补偿通用设计 [J]. 电子器件 ,2023,46(3):673-677.
[4] 李亚政 , 甄国涌 , 贾兴中 , 等 . 基于 AD590 的热电偶
冷端方法优化设计 [J]. 电子测量技术 ,2021,44(12):156-160.
[5] 任勇峰 , 赵逢锦 , 张凯华 , 等 . 基于 FPGA 的多通道
温度采编装置设计 [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43(1):70-76.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476-07-05-17296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