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大学生人生意义感与丧文化的关系研究

曾  谋1, 赖 映红1, 鲁  江2
1、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2、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摘要


丧文化是近年来在青年群体中出现的亚文化现象。为了解人生意义感与丧文化的关系,本研究使用中文人生意义问卷和自编丧文化调查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学业压力、社交压力是导致大学生感到丧的主要因素;发泄压力、排解焦虑是丧文化在大学生中流行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丧文化弊大于利,会产生消极对待生活等不利影响;人生意义感与丧文化显著负相关,经常感到丧、经常使用丧文化、赞同丧文化、认为丧文化利大于弊的大学生人生意义感显著低于其他学生。

关键词


大学生;丧文化;人生意义感

全文:

PDF


参考


[1] 周霖 .“葛优躺”的社会心理学 [J]. 南风窗,2016(18).

[2] 萧子扬,常进锋,孙健 . 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 文化”研究 [J]. 青少年学刊,2017(03).

[3] 董扣艳 . 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 [J]. 中国青年研究,2017(11).

[4] 魏韬 . 网络传播时代的丧文化 [J]. 青年记者,2017(12).

[5] 施蕾 . 无力颓废与抵抗消解——网络丧文化现象解读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6] 蒋建国,李颖欣 . 网络情绪表达与价值观引领——对丧文化的反思 [J]. 长白学刊,2018(06).

[7] 刘雅静 .“葛优躺”背后的退缩型主体——丧文化解读及其对策 [J]. 中国青年研究,2018(04).

[8] 马苏苏 . 网络丧文化现象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2018.

[9] 汪忱 . 社交网络中青年丧文化研究 [D]. 郑州大学,2018.

[10] 高凌波 . 网络传播中的丧文化现象研究 [D]. 苏州大学,2018.

[11] 庞雨晨 . 亚文化视角下 90 后丧文化的风格及其意义——基于社会学的调查研究 [D]. 浙江大学,2018.

[12] 刘曼 . 大学生人生意义感个体干预研究 [D]. 南京大学,2016.

[13] 苏娟 . 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与利他行为关系研究 [D]. 天津大学,2016.

[14] 宋珺.大专生人生意义、生活目及其与自我控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15] 付厚强.大学生成人依恋、人生意义感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298-05-12-10371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