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大学生误入新型传销陷阱的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吴 雨珊, 张 允, 周 小琬, 张 思琪
宿迁学院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犯罪形式层出不穷。新型传销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和传统传销模式相比,其本身更具诱惑性和隐蔽性。近年来,大学生误入新型传销的报道频繁出现,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传销入侵大学生群体的势头并未得到完全控制,而是比之前更为隐蔽,手段方式更加多样化。新型传销独特地发展下线的方式往往会让大学生认为是在从事网络兼职、网络交友等,一些“微传销”更给有过分消费需求或急于创业的大学生群体带来巨大诱惑,其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证手机的特点,更令很多大学生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最终会危害当事人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因此,提升大学生防范和抵制传销的能力尤为重要,本文也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新型传销案例并具体分析,梳理出各种新型传销形式,总结出相关经验,以避免更多的大学生身陷传销陷阱。

关键词


大学生;新型传销;防控

全文:

PDF


参考


[1]李莉.试论网络传销犯罪的新问题及对策[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0,32(05):112-118.

[2]张月.互联网金融传销的法律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4):154-155.

[3]黄树余.大学生陷入新型传销案例及启示[J].农家参谋,2019(07):168.

[4]盛天姿.互联网背景下新型传销犯罪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5]贾凯锋,周康,汪晨舒.大学生参与传销活动的防控机制研究——以衢州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2):172-173.

[6]钟佳桐,陈子妮,庄艳.微商代理与网络传销辨析——以大学生群体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29):151-152.

[7]彭丽.大学生富贵价值观的“祛魅”——“大学生传销现象”背后的价值观探析[J].人民论坛,2016(14):197-199.

[8]商圣虎.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心理学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6):186-188.




DOI: http://dx.doi.org/10.18686/gdjy.v4i1.4096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