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跨学科教育的研究现状探析:1981-2021——基于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EB/OL].[2020-12-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yjss_xwgl/xwgl_xwsy/202101/t20210113_509633.html
[2]刘仲林.跨学科教育论[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277-278.
[3]Elisabeth J.H.Spelt ,Harm J.A.Biemans,Hilde Tobi, Pieternel A.Luning,Martin Mulder.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Interdisciplinary Higher Edu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9,Vol.21(No.4):365-378.
[4]张炜,魏丽娜,曲辰.全球跨学科教育研究的特征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1):123-130.
[5]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第二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2
[6]张炜,邹晓东.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的演进特征与创新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06):59-66.
[7]郭安沁,周铭.要重视跨学科人才培养[J].山西科技,1994(01):23-24.
[8]熊华军.MIT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04):46-49.
[9]蒋盛楠,胡秀红.美国跨学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5,28(10):23-25+56.
[10]陈翠荣,张翔志.美国高校跨学科培养科技人才对我国的启示——基于五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0(11):50-54.
[11]赵祥凤.高校英语师范教育与ESP渗透——英语教育专业跨学科教学改革[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59-60.
[12]董璇.基于ESP转型的大学英语跨学科合作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5):80-81.
[13]雷敏,邹萍,颜笑盈.基于跨学科教育的构建论中国创新人才培养大学[J].智库时代,2020(09):277-278.
[14]刘茵.浅谈教育出版的创新思路——跨学科融合出版的探讨[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20,4(04):74-78.
[15]王丽,赵力超.跨学科协同教学与WIKI系统融合的教育模式探索——以“食品微生物检验学”课程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03):589-597.
[16]赵呈领,赵文君,蒋志辉.面向STEM教育的5E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03):106-112.
[17]刘海燕.密歇根大学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8(17):60-62.
[18]邓嘉瑜.美国高校跨学科课程划分框架及启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8):15.
[19]王振江,涂建民.基于大脑学习机制的教法重构与流程再造研究——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31):105-108+114.
[20]范斐,陆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跨学科创新学习空间营造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2):63-68.
[21]李雄鹰,冷文君.MOOC背景下大学生跨学科学习模式变革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7,5(04):101-107.
[22]董艳,孙巍.促进跨学科学习的产生式学习(DoPBL)模式研究——基于问题式PBL和项目式PBL的整合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9,37(02):81-89.
[23]马志强,李慧雯,王文秋,李彦敏.跨学科协作学习何以有效——STEM教育中CSCL应用效果的元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01):97-104.
[2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2007-01-2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5/200703/20037.html
[25]郭祥群,施芝元,薛成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跨学科立体化实验教学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Z2):48-49.
[2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7]郝莉,冯晓云,宋爱玲,李君.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2):31-40.
[28]伍超,邱均平,苏强.跨学科教育的三重审视[J].浙江社会科学,2020(08):134-139+147+160.
[29]刘燕,刘蓉,王欲敏.跨学科教育视角下高校工科教师胜任能力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1):102-107.
DOI: http://dx.doi.org/10.18686/gdjy.v4i9.4852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