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沪苏同城化”背景下提升苏州高校参与度的方法与途径
摘要
“沪苏同城化”政策的提出为加快优化苏州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提供了宝贵的机遇。然而目前苏州高校对于推进沪苏电子信息协同发展进程的参与度较低,相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与优化滞后。本文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群特点,剖析当前苏州高校在参与沪苏电子信息同城化进程中所面临困境的原因,寻找提升苏州高校参与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沪苏同城化;电子信息;高校参与度;人才培养
全文:
PDF参考
[1]张资易.分析电子信息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J].中国新通信,2019,21(02):38.
[2]周奉超.全面提速“沪苏同城化”铸造战略领先优势[N].苏州日报,2021-09-26(A02).
[3]王阳元,王永文.微纳电子学科/产业发展历史及规律[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2(12):1485-1508.
[4]李舰.浅谈“深蓝”和“阿尔法狗”的统计思维差异[J].中国统计,2020(08):32-33.
[5]赵纪红,李贤斌.电子信息专业“半导体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05):51-54.
[6]陈楚九.推进“沪苏同城”苏州该如何发力[N].苏州日报,2021-0427(B01).
[7]尹江海,程培堽.校企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及治理机制设计[J].江苏高教,2021(7):50-55.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298-05-06-8625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