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老年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接受程度 及影响因素调查
摘要
另一方面能使部分国民享受在家护理的便捷[1]。且疫情爆发以来,传统的护理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患者及疫情防控
的需要。目的: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MA)和整合技术接受和使用模型(UTAUT)分析北京市老年人“互联网+
护理服务”患者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互联网+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方法采用定性研究设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于2022年5-6月从北京市16个区中随机抽取2个区,再从中分别随
机抽取3个社区,再从社区中随机抽取5-6位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共访谈36位老年人(男17
人,女19人),调查所有居民一般资料、“互联网+护理服务”知晓情况、接受程度和影响因素,并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访谈可知,超半数老年人对此服务较为了解,很了解和不了解的居于少数。对访谈资料进行量化分析可得3
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感知有用性、感知社会影响、感知风险,此外年龄、文化程度等都对其接受程度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米江梅,陈学艳,陈婷婷,等 .“互联网 +护理”
上门服务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18,32(22):3499-
3502.
[2]国家统计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
[EB/OL].[2020-11-1].
[3]马丽平,李娜,杨威,等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
疗服务体系的挑战[J].中国医院,2019,23(4):1-3.
[4] 谢春燕 . 基于 TAM/ECM 及感知风险整合模型的共
享护士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D]. 江西:南昌
大学,2021.
[5] 梁吒吒,钟小玲,周东红,等 .COVID-19 疫情期
间影响患者利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因素分析 [J]. 医院管理
论坛,2021,38(8):60-62.
[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 + 护理
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
[7] 陈丽娟,程雨虹,孟美芬,等 . 国内“互联网 +
护理服务”发展的重难点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
(20):3831-3835.
[8] 方园 . 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 + 护理服务”模式
在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J]. 自我保健,2020(14):
158.
[9] 王妮娜,任安霁,李现红 . 患者对”互联网 + 护理
服务”的利用调查 [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2):
156-159.
[10] 蒋向玲,张莉,向霞 . 国外“互联网 + 护理”上
门服务模式现状及启示 [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
(10):16-20.
[11] 郑红光,黄津芳,陈红 . 利用护理保险提供上门
服务 [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8):351-353.
[12] 赵玉,唐丽,吕启圆.互联网背景下护理服务发
展现状与困境分析[J].护理学报,2021,28(23):36-40.
[13] 秦阳,夏立平,陈曦 . 日本家庭医疗中居家护
理的角色 [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1(06):
380-382.
[14] 范卉,龚秀琴 . 老年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发展现
状与思考 [J]. 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38-40.
[15] 周玉琰 . 城乡居民的医疗支出影响因素问题研究
[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16] 王莉,孙晓,吴茜,等 . 二、三级医院慢病延
续性护理开展现况调查 [J]. 护理学杂志,2017,32(2):
85-8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