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绿色矿山不同先锋树种蒸发量及碳汇研究

罗 安荣, 刘  娉, 郭 兴隆, 史  鑫, 杨  植*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


以云南省昆阳磷矿矿山生态修复区6种先锋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比法茎流仪与水分利用效率模型相结
合的技术方法,测定生态复垦区13个位点不同树种树干茎流、蒸腾速率及碳汇强度,分析比较不同位点各树种树干
茎流、蒸腾速率及碳汇强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生长季内不同位点各树种日平均茎流、蒸腾速率及碳汇强度基本
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且单株树种树干茎流与蒸腾速率成显著正相关。同一树种碳汇强度随不同位点海拔的增加
呈现增大的趋势。综合分析不同位点各树种,滇朴碳汇能力最优,雪松碳汇能力最差,其余树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不同位点;树干茎流;蒸腾速率;碳汇

全文:

PDF


参考


[1]Tang R, Zhao J, Liu Y, et al. Air quality and health co_xfffe_benefits of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peaking before

2030[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1): 1008.

[2] 周国逸 .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和潜

力研究 [J]. 植物生态学报,2016,40(04):279-281.

[3] 刘迎春,高显连,付超,等 .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

数据估算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 [J]. 生态学报,2019,

39(11):4002-4010.

[4] 邱书志,薄乖民,丁骞,等 . 白龙江林区森林植

被碳储量和碳汇功能研究 [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38(1):88-93.

[5]Richards K R, Stokes C. A review of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cost studies: a dozen years of research[J].

Climatic change, 2004, 63(1-2): 1-48.

[6]Kindermann G, Obersteiner M, Sohngen B, et al.

Global cost estimates of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through

avoided deforest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8, 105(30): 10302-10307.

[7] 续珊珊 .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综述 [J]. 林业调查规

划,2014,39(6):28-33.

[8] 何英 . 森林固碳估算方法综述 [J]. 世界林业研究,

2005,18(1):22-27.

[9] 刘纪远,于贵瑞,王绍强,等 . 陆地生态系统碳

循环及其机理研究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初探 [J]. 地理研

究,2003,22(4):397-405.

[10]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 .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

量和净生产量 [J]. 生态学报,1996,16(5):497-508.

[11] 查同刚,张志强,朱金兆,等 . 森林生态系统

碳蓄积与碳循环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6):

112-119.

[12] 孙春健,王春林,申双和,等 . 珠三角城市绿

地 CO2通 量 的 季 节 特 征 [J]. 生 态 学 报,2012,32(04):

269-278.

[13] 魏远,张旭东,江泽平,等 . 湖南岳阳地区杨树

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季节动态研究 [J]. 林业科学研

究,2010,23(05):656-665.

[14] 王文杰,于景华,毛子军,等 . 森林生态系统

CO2通量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2003,

22(5):102-107.

[15]Smith T M, Shugart H H. The potential response of

global terrestrial carbon storage to a climate change[J].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1993, 70: 629-642.

[16] 曹明奎,李克让 . 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相互作用

的研究进展 [J]. 地球科学进展,2000,04:446-452.

[17] 吴国训,唐学君,阮宏华,等 . 基于森林资源清

查的江西省森林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研究 [J]. 南京林业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01):105-110.

[18] 徐新良,曹明奎 . 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与应用分

析 [J]. 地球信息科学,2006,8(4):122-128.

[19] 李奇,朱建华,冯源,等 . 中国主要人工林碳储

量与固碳能力 [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04):1-6.

[20] 王兵,牛香,宋庆丰,等 . 基于全口径碳汇监测

的中国森林碳中和能力分析 [J]. 环境保护,2021,49(16):

30-34.

[21]Chen Y F,Zhang Z S, Zhang L Z., etc. Sap velocity,

transpira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drip-irrigated cottonin

response to chemical topping and row spacing[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22, 267:1-11.

[22]Robert I K. R in action[M]. Shelter Island: Manning

Publications Co, 2016.

[23]Pan Y, Birdsey R A, Fang J, et al. A large and

persistent carbon sink in the world’s forests[J]. Science,

2011, 333(6045): 988-993.

[24] 郭锦荣,白天军,邓文平,等 . 不同胸径日本柳

杉树干液流及其蒸腾耗水差异 [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2019,39(2):70-77.

[25] 熊伟,王彦辉,于澎涛,等 . 华北落叶松树干液

流的个体差异和林分蒸腾估计的尺度上推 [J]. 林业科学,

2008,44(1):34-40.

[26] 李广德,贾黎明,孔俊杰 . 运用热技术检测树干

边材液流研究进展 [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3):

94-100.

[27] 李振华,王彦辉,于澎涛,等 . 华北落叶松液流

速率的优势度差异及其对林分蒸腾估计的影响 [J]. 林业科

学研究,2015,28(1):8-16.

[28]Nadezhdina N, Čermák J, Ceulemans R. Radial

patterns of sap flow in woody stems of dominant and understory

species: scaling errors associated with positioning of sensors[J].

Tree physiology, 2002, 22(13): 907-918.

[29]Crosbie R S, Wilson B, Hughes J D, et al. The

upscaling of transpiration from individual trees to areal

transpiration in tree belts[J]. Plant and Soil, 2007, 297(1-2):

223-232.

[30] 刘鑫,张金池,汪春林,等 . 长三角地区典型树

种杉木液流速率变化特征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14,57(02):86.

[31] 池波,蔡体久,满秀玲,等 .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

落叶松树干液流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北京林业大学学

报,2013,35(4):21-26.

[32] 程静,欧阳旭,黄德卫,等 .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

林 4 种优势树种树干液流特征 [J]. 生态学报,2015,12.

[33] 刘明国,唐敬超,王玉涛,等 . 辽西地区油松树

干液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1,42(2):175-179.

[34]Ueyama M, Iwata H, Harazono Y. Autumn warming

reduces the CO2

sink of a black spruce forest in interior Alaska

based on a nine-year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4, 20(4): 1161-1173.

[35] 赖家明,黄从德,胡庭兴,等 . 基于遥感信息的

道孚县亚高山森林植被地上碳储量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

征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3,19(4):593-597.

[36] 孙世群,王书航,陈月庆,等 . 安徽省乔木林固

碳能力研究 [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7):144-

147.

[37] 兰秀,杜虎,宋同清,等 . 广西主要森林植被碳

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J]. 生态学报,2019,39(6):2043-

2053.

[38] 徐少君,曾波,苏晓磊,等 . 基于 RS/GIS 的重庆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研究 [J]. 生

态学报,2012,32(7):2174-2184.

[39] 李海涛,王姗娜,高鲁鹏,等 . 赣中亚热带森林

植被碳储量 [J]. 生态学报,2007,27(2):693-704.

[40] 林玮,白青松,陈雪梅,等 . 华南主要造林树种

碳汇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优良碳汇树种筛选 [J]. 西南林业

大学学报,2020,40(1):28-37.

[41] 古佳玮 . 森林碳汇与树种固碳能力研究进展 [J].

现代园艺,2023,46(1):26-29.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743-05-10-14723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