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翻译 ——以《蛙》为例
摘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国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翻译工作在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以黄忠廉的变译理论为指导,以莫
言小说《蛙》的葛浩文英译本为例,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蛙》英译本中的翻译策略,
本文旨在揭示变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建议。本文最终提出,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变译理论为指导,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应更注重翻译的目的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突出中国特色,灵活
运用变译策略,更好克服文化差异,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文学的内涵。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翻译工作在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以黄忠廉的变译理论为指导,以莫
言小说《蛙》的葛浩文英译本为例,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蛙》英译本中的翻译策略,
本文旨在揭示变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建议。本文最终提出,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变译理论为指导,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应更注重翻译的目的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突出中国特色,灵活
运用变译策略,更好克服文化差异,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文学的内涵。
关键词
变译理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翻译;《蛙》;翻译策略
全文:
PDF参考
[1] Goldblatt, H. (2015) Frog, A Novel. Viking.
[2] 何刚强 . 变译的多重意涵与理论地位 [J]. 外语与翻
译,2018,25(2):10.
[3] 黄忠廉 . 变译理论: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 [J]. 国外外
语教学,2002,(1):20.
[4] 黄忠廉 . 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 [J]. 外语学刊,2002,
(1).
[5] 莫言 . 蛙 [M]. 北京 : 作家出版社,2012.
[6] 汪宝荣 . 葛浩文译者惯习历时变化考察——以《红
高粱家族》《酒国》为中心 [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20(1).
[7]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 [J].中国翻译,
2002,(5):25.
[8] 文军、王小川等 . 葛浩文翻译观探究 [J]. 外语教学,
2007(6).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581-07-02-17036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