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数字化赋能背景下食品营养学教学模式的智能化转型

崔 洁1, 姜 金池1, 熊 强1, 胡 永红1, 蒋 海蓉2
1、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
2、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


本文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从跨学科视角探讨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与实践模式。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构建了“知识建构—能力发展—素养提升”三维培养体系,通过整合食品科学、营养医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体系,提出智能化教学改革的新范式。研究采用“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建立了多维度评价机制,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支撑。研究不仅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食品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更为推动我国食品营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食品营养学;智能化转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全文:

PDF


参考


[1]曹娅,邹兰兰,周志强.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院校《食品营养学》课程中的应用[J].餐饮世界,2025(12):100-102.

[2]杨哲慧.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食品工业,2024.45(02):337-339.

[3]王善红,夏光辉,崔艳艳,等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3.48(05):72-74.

[4]杨瑞丽,沈兴,徐振林,等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食品营养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2):377-382.

[5]戴涛涛,韩嘉龙,陈军."大食物观"背景下对"食品+"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探究[J].创新教育研究,2023.11(12):3966-3973.

[6]GaoF,ZhaoX,XiaD,etal.HealthGenie:EmpoweringUserswithHealthyDietaryGuidancethroughKnowledgeGraphandLargeLanguageModels[J].arXiv,2025.CoRRabs/2504:14594.

[7]王喜庆,郭丽,王鹏,等人.虚拟仿真技术在食品专业工程类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22.41(04):93-98+105.

[8]王兵丽,张国广,陈凡.食品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实验室科学,2021.24(05):164-166+169.

[9]雷励华,陆盈莹,罗艳石.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何以助力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30(8):84-94.

[10]李艳,孙凌云,江全元,等人.高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及提升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25.31(1):23-33.

[11]朱新鹏,梁如,陈芳,等人.基于OBE理念的食品专业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构建[J].农业工程,2024.14(03):132-136.

[12]黄纯,虞菊萍.基于OBE理念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教学体系的构建[J].药学教育,2024.40(06):81-84.

[13]黄业传,简清梅,张喜才,等人.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工程生产实践案例教学体系构建[J].食品工业科技,2024.45(05):349-356.

[14]丹彤,胡海敏,吴敬.基于OBE理念《食品感官评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创新教育研究,2024.12(4):83-87.

[15]于发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十大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24(Z3):21-27.

[16]梁玉成,张硕辰.数字智能转型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布局变革研究[J].青年探索,2024(06):55-68.

[17]葛道凯,张刚要,刘自团.人工智能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5(02):13-18.

[18]吴砥,王雪,尉小荣.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变革与学习型社会构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教育数字化内容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5.31(07):11-18.

[19]王战军,李旖旎.数智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转型与重构[J].大学教育科学,2024(02):106-117.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581-07-10-17482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