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浅谈马哈茂德·达尔维什的民族气节——以《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为例

郭 艺, 马 成文
宁夏大学

摘要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是巴勒斯坦极负盛名的抵抗诗人,探析达尔维什诗歌有助于揭开巴以冲突的背景,引发对难民群体遭遇的同情,对于当今社会和平发展仍然有着借鉴意义。本文将从四个章节来论述达尔维什的民族气节。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所坚持的信仰追求、文明准则、价值尺度,也是一个民族的人格化特征,是决定一个民族存续的精神品质,剖析在时代大背景下集体的精神力量的作用以及对个体的鼓舞与启示。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以达尔维什诗歌切入,拨开巴以冲突的重重迷雾,关注到难民群体的境遇,从而探讨达尔维什的民族气节。

关键词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民族气节;难民;巴勒斯坦

全文:

PDF


参考


[1]罗世平.后殖民小说与主体性[J].国外文学,2008(04):32-40.

[2]林丰民.中东民族主义在阿拉伯现代诗歌中的表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04):49-57.

[3]李玮.枪炮中的玫瑰—巴勒斯坦诗人迈哈茂德·达尔维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4]潘定宇.战斗的巴勒斯坦文学[J].阿拉伯世界,1982(03):38-48.

[5]彭树智.中东国家通史·巴勒斯坦卷编后记[J].博览群书,2002(06):38-39.

[6]唐珺.当代巴以诗歌中“土地”空间的两种构建——以达尔维什与阿米亥为例[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9a(03):5-11.

[7]唐珺.诗人之道*你的秋天[J].世界文学,2014b(04):242-251.

[8]唐珺.巴勒斯坦诗人达尔维什“抵抗诗”的多重解读[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c.

[9]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02):37-44.

[10]徐婷瑶.达尔维什诗集《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语言特色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11]余玉萍.边界生存:当代巴勒斯坦文学的流散主题[J].世界文学评论,2008(02):194-198.

[12]窈窕(HAIFAASAMEERMAHMOUDAL.DABBAGH).马哈茂德·达尔维什诗歌中的成语与意象翻译研究[D].浙江大学,2019.

[13]周顺贤.巴勒斯坦文学(一)[J].阿拉伯世界,1994(02):10-12.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581-07-10-17482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