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耐久性研究

李 枫
深圳市翠箓科技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PowderConcrete,RPC)凭借其良好的性能,得到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从配合比角度出发,考虑到硅粉作为RPC的主要组分比较昂贵,且容易产生收缩裂缝,故采用粉煤灰、矿渣和偏高岭土部分或全部替代RPC中的硅粉,通过对抗折、抗压强度的正交分析,得出一个最优的RPC配合比方案。同时对最优配合比的RPC试样进行耐久性研究,包括氯离子渗透和碳化试验。结果表明,掺和料(粉煤灰)50%替代硅粉并且水胶比为0.21为RPC的最优配合比;RPC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等级为不渗透,可以有效防止氯离子渗透对钢筋造成的危害;RPC可以有效防止碳化对结构造成的危害,从碳化的角度验证了活性粉末混凝土优良的耐久性。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正交试验;氯离子渗透;碳化

全文:

PDF


参考


[1]李根,胡康旭.复掺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000(002):48-51.[2]苏春雷.不同弹性模量纤维混杂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20,034(001):81-84.[3]潘松,程东辉.活性粉末混凝土研究综述[J].山西建筑,2019,045(002):97-98.[4]王朋,李龙堂,丁耀宗.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综述[J].建筑结构,2019(S02):610-616.[5]安明喆,杨志慧,余自若,等.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拉性能研究[J].铁道学报,2010(01):54-58.[6]郑文忠,吕雪源.活性粉末混凝土研究进展[J].建筑结构学报,2015(10):44-58.[7]余自若,秦鑫,安明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常规三轴压缩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2,33(002):40-44.[8]王凯,林静,杨为德,等.活性粉末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研究进展[J].混凝土,2017(11):27-30.[9]郝文秀,徐晓.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12(01):35-37.[10]鞠彦忠,王德弘,李秋晨,等.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实验力学,2011(03):254-260.[11]鞠彦忠,王德弘,张超.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1(Z1):9-15.[12]曹霞,金凌志,付强,等.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000(001):54-56.[13]耿春雷,许零,陈红岩,等.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进展[J].材料导报,2012(05):70-73.[14]董如何,肖必华,方永水.正交试验设计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应用[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04(06):103-106.[15]刘瑞江,张业旺,闻崇炜,等.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7(09):52-55.[16]李俊,尹健,周士琼,等.基于正交试验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39(009):43-46.[17]姜凤娇,贡金鑫,王幻.基于电化学阻抗谱的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5):682-687.[18]陈正,胡以婵,赵宇飞,等.标准碳化环境下基于材料参数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多因素计算模型[J].硅酸盐通报,2019,038(006):1681-1687.[19]陆益军,王晓妮,孙茜.复杂交通荷载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碳化及强度研究[J].广东建材,2020,036(001):47-49,42.[20]陈琨.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碳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江西建材,2020(1):22-23.




DOI: http://dx.doi.org/10.18686/jyfzyj.v3i12.6828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