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摘要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幸福、优势和美德的心理学科,其理论和方法在提升个体积极情感体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以及促进积极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积极心理学理论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通过心流理论提升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利用优势视角和美德理论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运用自我决定理论促进学生的积极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教学评价
全文:
PDF参考
[1]陈永涌,甄宸.“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积极育人体系建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0(02):160-168.
[2]张景雷.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课程思政模式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14):8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