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内群体认同模型框架下民族地区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摘要
本文基于同内群体认同模型的理论视角,通过参与式观察法,指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阐释了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的概念和理论架构,并指出了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困境,提出了基于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的教育实践路径,旨在通过构建升华的“我们”意识,明确区分“我们”与“他们”的界限,以及具象化教学策略,从而在中小学生心中牢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小学教育
全文:
PDF参考
[1]杨茂庆,周驰亮.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空间向度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3,34(02):29-36.
[2] Henri Tajfel et al,“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Behavior”,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ol.1, 1971,pp.149-178.
[3]杨志鸿.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4.
[4]李静,强健.共同内群体认同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10):1-8.
[5]奉楠.广西边境L初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2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