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从《易经》英译本出发浅谈其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以理雅阁、卫理贤和傅惠生的三个英译本为例

周 滔, 周 梦娟
武汉晴川学院

摘要


《易经》作为中华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深刻塑造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要想让中华文化以一个更好的面貌走出国门,《易经》的对外传播格外重要。尽管《易经》的对外传播历史悠久,但时至今日,其传播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以《易经》中“文化负载词”为中心,以理雅阁、卫理贤和傅惠生三个经典的英译本为例,指出英译本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之后给出笔者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易经》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全文:

PDF


参考


[1]James Legge,易经The book of changes[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2] Richard Wilhelm,Cary F.Baynes.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

[3]傅惠生.周易(汉英对照本)[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

[4]杨偃成.《易经》中时空概念一体及其量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21.

[5]付永.基于建构主义的翻译原型论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5):107-110+128.

[6]任运忠.《周易》文化意象的英译与阐释[J].名作欣赏,2014,(08):169-171.

[7]孙茜.论《易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新西部(理论版),2015,(14):87+79.

[8]闵菊辉,任运忠.《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以《渐卦》为例[J].名作欣赏,2016,(32):59-6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