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底蕴与实践路径探析
摘要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心理学领域,侧重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注入新活力。文章主要聚焦于高校思政课,深入剖析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涵与价值底蕴,结合思政与积极心理学的特点,创新性提出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与营造教学环境的融合实践路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思政课;实践路径
全文:
PDF参考
[1]陈立萍,石文鹿.新时代教师生态角色转换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09.
[2]胡济林,陈冠龙.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8,(13):99-102.
[3]王瑞.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与实践[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4]施晓云.让课堂“有戏”:思政课教育戏剧实践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13):43-44.
[5]刘翠,宋立栋,顾喜阅.问题解决教学与关键能力培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