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论《我在中国的岁月》的中国想象

宋 仕美
西北师范大学

摘要


著名澳大利亚汉学家费子智在《我在中国的岁月》中回忆了自己的旅华经历,其中国书写成为建构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对中国的书写不可避免地受到东方主义话语的影响。本文旨在从风景、文化、人物三方面探讨费子智作为异国人的中国想象,反思其对中国的整体表述,同时分析费子智在书写中国时的东方主义倾向。

关键词


费子智;《我在中国的岁月》;东方主义;想象

全文:

PDF


参考


[1]樊琳.费子智和他的中国梦[J].国际汉学,2015,(03):99-101.

[2]胡再德.费子智教授的中国学研究[J].国际汉学,2013,(01):131-140.

[3]王小英.论新世纪美国非虚构小说的中国叙事[J].当代外国文学,2020,(04):44-51.

[4]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5]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6]欧阳昱.表现他者:澳大利亚小说中的中国人 1888—1988[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7]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