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延安鲁艺木刻艺术“大众化”、“民族化”的创作历程
摘要
基于延安鲁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重点研究了鲁艺木刻艺术中“人民性”的创作风格问题,深入探讨延安鲁艺木刻艺术家们是如何在短时间内真正解决了“艺术为人民”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延安鲁艺木刻艺术家们是如何践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并努力践行“二为”的创作导向,又是如何一步步进行风格转变,最终使木刻艺术成为了抗战时期最有力的宣传介质,努力为延安鲁艺木刻艺术的研究拓宽思路,为解放区木刻艺术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鲁艺木刻;大众化;民族化;创作历程
全文:
PDF参考
[1]郭丽娟.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群众性实践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24(08):62-67.
[2]方方.图像与故事:延安木刻版画中的情节建构[J].美术观察,2024(01):76-77.
[3]于子亮.1934年新兴木刻作品的“大众化”创作观念[J].西北美术,2023(12):64-67.
[4]李富龙.延安文艺座谈会对革命文艺的重塑[J].美术,2022(06):88-9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