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提升校地帮扶成效探析
摘要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脱贫攻坚战有力收官,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但我国贫困治理事业并没有画上句号,在巩固成绩、提升发展的后扶贫时代,国家和社会依然重任在身。以高校而言,就需要持续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找准点位,扶持壮大地方产业,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提升校地帮扶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后扶贫时代高校助力地方脱贫、防贫,增收、增质的趋势要求与重要要义,梳理陕西高校通过产学研基地建设助力地方脱贫攻坚工作的现实做法、主要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巩固提升校地帮扶成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产学研基地;校地帮扶
全文:
PDF参考
[1]齐永朝.后精准扶贫时代高校扶贫策略探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9):112-116.
[2]彭泳斌.基于产学研用的高校科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4):184-185.
[3]唐任伍,肖彦博,唐常.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00(001):133-139.
[4]张鹏,高静,王文琦."后扶贫时代" 高校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J].乡村科技,12(6):62-64.
[5]祝群,梁添勇,陈艳声,吴盛汉.县域产业发展动能转换研究—以武平县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19,037(003):86-9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