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理工医科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熊 萌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


教育部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在专业课程中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有机 融入课程教学。高校理工医科德育课程作为职业德育培育的主战场,若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有助于课程思政 的建设。

关键词


课程思政;理工医科;德育;教学模式



参考


1.岚兰: 西方高校德育经验对提高我国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启示[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8(12):213-214.2.樊小伟,夏媛: 杜威的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管理观察 2018(11):112-114.3.杨金铭: 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4. 孙景芬,邢辉,杨临丽,张淑磊: 后疫情时期医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DOI:10.3969/j.issn.1008-9713.2022.01.001.5.马晓霞,薛林军: 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3(2):102-104.6.肖志亮: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 科技风; 2020, 16:48-49.7.刘艳华,郭晶: 中医内科学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课程思政教育[J]. 光明中医 2020(10):1592-1594.8.高阅军: 先秦儒道两家道德修养论与大学德育教育[J]. 衡水学院学报 2019, 21(1):57-59.9. 彭益全,黄蓉,殷美: 孟子德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 教育探索 2021(05):62-65.10.许焕荣: 大学英语课寓德于教内容与形式探索[J]. 牡 丹 江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2019, 1:56-58.11.薛新,张锦: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发展路径之研究[J]. 体育科技 2018, 39(3):138-139.12.张宗登,张红颖: 论民间工艺美术的德育价值——以高校设计艺术课程教学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50-151.13. 陆铭,张诗悦: 新时代高等音乐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2(07):80-82.14.李春菊: 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模式研究[J]. 职业技术; 2020(6):72-76.15.陈美:Moocs与SPOC的比较及发展方向[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51): 272-274.16.徐葳,贾永政,阿曼多·福克斯,戴维·帕特森: 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4):13-22.17.李蓓: 本科Seminar课程教学的综合分析[J]. 教育与现代化 2003(04):35-39.18.袁柳,鲁朝云,李小青: 基于基于PBL教学法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应用[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2,35(22):166-169.19.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EB/OL]. [2019-12-1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912/t20191213_411946.html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