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目标达成
摘要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戴焰军.如何培育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8-07.[2]孟新芝.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J].北京电子科学学院学报,2007(09):43-46.[3]王桂兰,刘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传统文化根脉及民族特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60-65.[4]黎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8-07-12.[5]范丽群,刘梦梦.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综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10):27-31.[6]张子荣,刘东捷,葛茂林,姚秀萍.文化养成视角中的大学生道德素质与公民人格培养[J].湖南社会科学,2012(01):206-210.[7]周丹,尹江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的法治意蕴[J].求是学刊,2021(01):13-20.[8]王建旭,彭河银.“主体参与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1):85-87.[9]刘晓君,郭振宇,高旭阔,李仙娥,郑成华.在现代书院立德树人中坚定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J].中国高等教育,2020(Z1):61-63.[10]杨希燕.论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12):139-143.[11]龙献忠,胡乂尹,陈方芳.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价值意蕴、问题归因与提振之道[J].高等教育研究,2019(07):91-96.[12]蔡扬波,徐承英.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01):125-129[13]许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N].光明日报,2019-10-18.[14]张国祚.深刻把握“四个服务”的科学内涵[N].光明日报,2017-06-3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