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道德心理与道德教育研究述评

刘 乔羽
聊城大学

摘要


:道德问题一直是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讨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尤其是近几年社会上出现层出不穷的青少年道 德问题,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新领域的道德问题:网络道德问题,因此人们如何正确认识道德心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以往研究梳理道德心理与道德教育的成果,总结有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与非道德领域的研究与道德教育的研究新进展,探讨了道德心理与道德教育的研究发展。

关键词


道德判断,集体道德情绪,网络攻击行为,道德教育

全文:

PDF


参考


[1] 徐同洁 , 刘燕君 , 胡平 ,& 彭申立 .(2018)., 道德两难 困境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使用:回顾与展望 , 中国临床心 理学杂志 ,26(3),458-463.[2] 刘晓洁 , 李丹 .(2011). 集体道德情绪研究述评 . 心理科学 ,34(2),393-397.[3]孙晓娟,李梅,赵悦彤,张向葵,邓小平,&曲普.(2019).攻击行为规范信念对初中生欺负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7(6),1246-1251.[4] 郑清 , 叶宝娟 , 姚媛梅 , 陈佳雯 , 符皓皓 , 雷希 ,&游雅媛 .(2017). 攻击行为规范信念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 响:道德推脱与网络道德的中介作用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 ,25(4),727-731.[5] 金童林 , 陆桂芝 , 张璐 , 乌云特娜 ,& 金祥忠 .(2018).暴力环境接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反刍思维与网 络道德的作用 . 心理学报 ,50(9),1051-1060.[6] 叶红燕 , 张凤华 .(2015). 从具身视角看道德判断 . 心 理科学进展 ,23(8),1480-1488.[7] 丁凤琴 , 王冬霞 .(2019). 道德概念具身隐喻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 心理科学进展 ,27(9),1540-1555.[8] 王悦 , 龚园超 , & 李莹 .(2019). 不道德传染的心理机 制及其影响 . 心理科学进展 ,27(4),700-710.[9] 杨韶刚 , 吴慧红 .(2006). 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研 究 . 心理学探新 ,98(26),55-61.[10] 吴言动 , 王非 ,& 彭凯平 .(2019). 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差异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 心理学探新 ,39(1),34-3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