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浅议非遗进校园中的“互联网+”创新模式 ——以“吉州窑非遗进校园”线上体验项目为例

李 静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传承一直备受关注。“非遗”文化进入校园的活动
开展使“非遗”文化传承迸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脱离了原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徒传承”的模式。然而现有的
“非遗进校园”活动中,依然存在区域限制,思维边界等。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结合互联网使非遗文化更好
的进行传承。文章基于“吉州窑非遗进校园”线上体验项目的实践研究,探讨“互联网+”与非遗传承模式结合的
创新性。

关键词


“互联网+”;非遗传承;非遗进校园;吉州窑

全文:

PDF


参考


[1](明)钟彦彰;曾钝 . 永乐《东昌志》. 清初抄本

[2] 王文章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M]. 北京 . 教育科学

出版社 .2013

[3] 施教芳;王建良 . 产教融合的国家职业教育资源

库生态系统构建探索—以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

资源库为例 [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11);57-60

[4] 吴向文 . 信息化环境下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校园教育及传承研究 [J]. 大众文艺 .2015(06);228

[5] 宋占新;郭亚然 . 国家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传承

途径探析—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为例 [J]. 遗产

与保护研究 .2017(4);70-73

[6] 张冬萍;邹丰阳 . 大学与社区—对中青年非遗传

承人群培训回访调研的思考 [J]. 文化遗产 .2017(1);17-

21

[7] 杨晶 . 数字化时代吉州窑保护及传播研究 [J]. 新闻

研究导刊 .2018(07);10-12

[8] 金兰名 . 依托高等院校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体系

建设初探 [J]. 艺术教育 .2018

[9] 刘晓玉;赵蓬绮 . 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瓷与元

代景德镇蓝釉白花瓷装饰技法比较研究 [J]. 中国陶瓷工

业 .2019;26(05);75-81

[10] 伊彩霞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推广的途

经探索 [J]. 新课程研究 .2019(26)

[11] 曹越星 .“非遗进校园”的价值反思 [J]. 教育观

察 .2019(4)

[12] 田亚鹏;严琳;公磊 .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文化对

校园文化的影响研究—基于陕西部分高校师生的问卷调

查分析 [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0(7);122-128

[13] 尤志春 . 移动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发展现状与对

策—以射阳淮剧为例 [J]. 戏剧之家 .2020(4);28-29

[14] 钱凯 . 新时代“工匠精神”背景下非遗进校园探

究—以常州学校为例 .[D]. 教育观察 .2020(22);141-142

[15] 何依霖 .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和意义 [J].2020(08);90-92

[16] 陈昭昭;王晓龙 . 高职院校非遗传承过程中信息

化手段运用方式研究 [J]. 戏剧之家 .2020(20);17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