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劳动的哲学沉思与社会救赎:马克思异化理论在当代社会问题的深度剖析与解决路径
摘要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及其对劳动者与社会的深远影响。通过深入分析异化劳动现象,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因失去对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的控制而产生的疏离感。这种疏离不仅导致社会不平等、信任危机和价值观的变迁,还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关系的质量。文章从社会发展与个人心理两个维度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多重后果,包括贫富差距的扩大和人际关系的物质化。
为缓解异化现象,本文提出了多维度的解决方案:通过制度创新改善劳动关系、推动文化重构以重新定义劳动的价值,以及强化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逐步消解异化,促进劳动的解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路径,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有助于重建社会信任与价值观,推动更为公平与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最终,本文旨在为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为缓解异化现象,本文提出了多维度的解决方案:通过制度创新改善劳动关系、推动文化重构以重新定义劳动的价值,以及强化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逐步消解异化,促进劳动的解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路径,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有助于重建社会信任与价值观,推动更为公平与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最终,本文旨在为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马克思;异化劳动;社会救赎;制度创新;文化重构
全文:
PDF参考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德]黑格尔著,王晓朝译.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德]费尔巴哈著,刘放桐译.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张曙光.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2):56-62.
[8]王平.异化劳动与社会救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当代反思[J].哲学动态,2020,(5):45-52.
[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0]朱富强.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C].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213-22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