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提升

李 江鹏, 付 习科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摘要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部分大学生存在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个人主义倾向增强等问题。本文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出发,分析其培养与提升的重要性,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包括课程思政建设、社会实践强化、校园文化熏陶、家庭教育协同及新媒体引导等。本研究旨在为高校和社会各界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社会责任教育;高等教育

全文:

PDF


参考


[1]胡航.“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群体特征及其培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2,14(02):33-38.DOI:10.13585/j.cnki.gxfdyxk.2022.02.007.

[2]黄菁菁,李雪健,刘英侠.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效果的几点建议[J].数码世界,2020, (02):239.

[3]王晓怡.关怀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路径研究[J].公关世界,2023,(02):102-104.

[4]宋聿明.社会责任感培育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探讨[J].国际公关,2023,(01):107-109.DOI:10.16645/j.cnki.cn11-5281/c.2023.01.051.

[5]刘涵宇.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制研究[J].成才之路,2022,(34):25-28.

[6]闵友付.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培养研究[J].品位·经典,2022,(22):122-12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