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分析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进行研究,运用生理生化指标为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状况进行评定,为科学安排训练负荷,预防过度训练和准确判断疲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机理;能源储备;乳酸
参考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40 - 242 [2]李洁.脂代谢及其运动性疲劳的关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 (4) [3]张灏,高顺生.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2). [4]于开峰,李爱民.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J].现代康复,2001.(7). [5]覃祖宝.运动性疲劳及消除[J].体育科技, 2000.(3). [6]李之俊,高炳宏,马国强,苟波.赛艇运动员疲劳诊断与体能恢复的相关研究进展[J].体育科.2005年第26卷第6期 [7]刘锡梅,刘建红.心率、血乳酸在赛艇科学化训练中的应用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3):45-46. [8]梁锡华,罗梅,邓春梅.运动性疲劳及其测定[J].湖北体育科技.1999.(1) [9]冯连世,李开刚.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