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五声音阶在音乐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以声乐艺术指导课程为例
摘要
随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盛行,在伴奏中加入大量的五声音阶为主的旋律及华彩部分,突出了中国传统调 式与艺术歌曲结合的韵律美;声乐艺术指导课程作为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在各大院校音乐系中逐渐重视 起来,那么如何通过艺术指导的角度去分析中国作品中五声音阶的应用,以及如何在课程实践中培养同学的听觉反应。 本文通过举例中国作品中的五声音阶部分,在和声曲式、音乐织体伴奏、旋律延伸等角度,说明作品中五声音阶的应 用;同时在艺术指导课程中,通过上述分析后,对五声调式的语言语汇产生听觉反应,从而达到对音阶的使用融会贯 通;熟练应用五声音阶调式,不仅可以在创作中加入其元素,也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使民族调式融合在新时代音 乐中,促进优秀的中国音乐作品产出。
关键词
五声音阶;艺术指导课程;课程实践
参考
[1] 宋帅.中国艺术指导课程教学研究与发展之路[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21,42(2):80-83 [2] 舒甜.大学音乐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评<音 乐教育创新与实践>[J].新闻与写作,2016(10). [3] 秦宇.高校音乐教育与音乐创作的继承与创新[J]. 音乐创作,2018(12):160-161 [4] 宋帅.中国艺术指导课程教学研究与发展之路[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1(02). [5] 李玮捷.琴瑟和鸣,唱弹乐之--浅析中国民族声乐 的钢琴艺术指导工作[J].钢琴艺术,2021(03). [6] 朱彦蓉.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演唱的关系及配合 [J].北方音乐,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