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异化与精神上的孤独 ——Death in the Wood唯物史观视域下解析
摘要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Sherwood Anderson作品主要以针砭时弊、贴近现实闻名,细腻地刻画工业时代下
处于社会角落的“边缘人”,这些人不被看见、听见、关怀,然而又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阐释这个看似光明社会背后的
一面。在工业化时代,工业文明冲击了传统文明,工业伦理道德冲击了传统伦理道德。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甚至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背离传统关系模式下的扭曲和异化。Anderson以一个作家的敏感去探寻这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藩篱。
处于社会角落的“边缘人”,这些人不被看见、听见、关怀,然而又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阐释这个看似光明社会背后的
一面。在工业化时代,工业文明冲击了传统文明,工业伦理道德冲击了传统伦理道德。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甚至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背离传统关系模式下的扭曲和异化。Anderson以一个作家的敏感去探寻这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藩篱。
关键词
Sherwood Anderson;Death in the Woods;工业时代下人的异化
参考
[1]Sherwood Anderson--Death in the Woods.
[2] 胡铁生,周光辉.论文学与政治的意蕴交映——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感思[J].社会科学,2011(8):16.
[3]Sherwood Anderson--Dark laughter.
[4] 杨金才 .(2000). 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两位旗手:
舍伍德·安德森与威拉·凯瑟 . 外国语文(1).
[5] 黄 小 敏 .(2014). 美 国 教 育 史 中 的 清 教 徒 家 庭
教育——以劳拉·英格斯·怀德的《草原小屋》系列为
例 .(Doctoral dissertation,上海师范大学).
[6] 刘忠洋 .(2006). 论东西方文学的“弑父”与“尊
父”情结 . 学术界 .
[7] 胡姝慧 .《论语》与《圣经》中孝道思想的比较
研究 [D]. 湖南:中南大学 .
[8] 罗兴刚 & 刘鹤丹 .(2013). 从“孝”与“Eros”的
比较看中西传统伦理共通之可能性 . 社会科学辑刊(01),
47-51.
[9] 邬跃生 .(2003). 没有爱,生活会如何呢 ?——解
读安德森《林中之死》的主题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S1),70-7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