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谁更有可能成为作弊追随者?厚黑人格的作用

舒 首立1, 张  钰2
1、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滨东监区

摘要


研究探索厚黑人格与“追随作弊”的关系,对 5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1)社会损失在他人作弊和自
己作弊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2)厚黑人格对他人作弊和社会损失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3)厚黑人
格对社会损失和自己作弊之间的关系无显著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他人作弊的情况下,厚黑人格水平高的个体感
受到更高的社会损失,因而更有可能成为“作弊追随者”。

关键词


他人作弊;自己作弊;社会损失;厚黑人格

全文:

PDF


参考


[1] 董朝宗 .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 [J]. 内蒙

古教育科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103-105.

[2]Jennifer N. Engler,Joshua D. Landau,Maya Epstein.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Academically Dishonest Behavior[J]. Teaching of Psychology,

2008, 35(2):99-102.

[3]MD Rodríguez. True Confessions?: Alumni‘s Retrospective Reports on Undergraduate Cheating Behaviors[J].

Ethics & Behavior, 2009, 19(1):1-14.

[4]Fang F C, Casadevall A. Why We Cheat[J]. 2013,

24(2):30-37.

[5]Błachnio A, Weremko M. Academic Cheating is Contagious: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ence of Others on Honesty. a

Study Report[J]. Geoderma, 2011, 1(1):14-19.

[6]Peer effects in risk taking( No. 4057)

[7] 陈虹,石静 .“知行关系”视角下的在校大学生

道德教育研究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27(11):55-57.

[8]Kahneman D,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s under risk[C]// RePEc, 1979:263-291.

[9]赵立军.框架效应与公平判断[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 李宗吾 . 厚黑学 [M]. 群言出版社,2006.

[11] 陶浊 . 李宗吾“厚黑学”思想研究 [D]. 湘潭大学,

2013.

[12] 汤舒俊,郭永玉 . 西方厚黑学——基于马基雅弗

利主义及其相关的心理学研究 [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0,2010(4):105-111.

[13] 张子涵 . 厚黑人格倾向对大学生考试作弊意向和

行贿意向的影响 [D]. 华中师范大学,2015.

[14] 陈国鹏 . 心理测验与常用量表 [M]. 上海科学普及

出版社,2005.

[15] 王俊秀 . 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关于监控边界的

研究 [M].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