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持续监测在通气及血液动力学中的应用

何 辉莹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摘要


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监测的临床应用,介绍二氧化碳(CO2)的具体测量原理以及科学的取样方法。本文通
过梳理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监测的应用情景,希望可以为医务相关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


呼气末CO2分压;红外光谱;测量原理

全文:

PDF


参考


[1]张丽利,于学忠,徐军,等.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技术在无效腔中的应用:从基础到临床[J].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杂

志,2021,20(8):602-608.

[2]宋禹.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在非插管患者监测中的研究进展[J].医疗装备,2021,34(11):194-196.

[3]梅洪宝.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2):158-159.

[4]顾建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连续监测在心肺复苏患者中的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4):448-451.

[5]王嘉宇,杜贤宇.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20,21(12):1009-1013.

[6]沈谦益,文戈弋,宗力群,呼气末CO2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相关设备[J].医疗卫生装备,2021,42(2):60-65.

[7]王海涛,主流式呼吸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J].天津:天津大学,2014.

[8]曹荣相,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J].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6.

[9]李武静,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全科护理,2019,17(16):1950-1952.

[10]急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专家共识组.急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 测专家共识.中国急救医学,2017,37(7):585-589 [11]孙峰,李晨,付阳阳,等.连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院内复苏结果的预测价值:针对一项多中心观察研究数据的二次分

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29-33.

[12]陈骋,高巨,罗科,等.PETCO2变异度预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8,38(11):1351-1353.

[13]杜金龙,顾会琴.经皮二氧化碳监测评估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质量和预后的临床价值[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

版),2019(4):304-307.

[14]陆素琴,陈志刚,缪志龙.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对预测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意义探讨[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

版,2018,7(1):10-13.

[15]林艳.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5):133-136.

[16]刘斌,寿松涛,李晨.平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估院内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质量和预后的临床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2017(2):222-225.

[17]李海,于晖,刘真,等.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深度头低位老人全身麻醉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

志,2021,40(6):707-711.

[18]于建宝,张宗颖.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10监测在心肺复苏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医疗装备,2016(4):105

[19]梁章荣,李旷怡,张英俭,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机械通气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6,37(10):2572-2574.

[20]马洁,王琪,陈佳,等.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在PICU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1):29-30.

[21]张二辉,杨超,王玉珍,等.PetCO2的变化联合被动抬脚试验在脓毒血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

志,2020,25(10):1533-153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