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医患获得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周 雨欣, 孙 欣*
长沙医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19

摘要


目的:社会中各要素的飞速发展,现如今患者及医务人员感受已成为医学领域民生政策实施评价的落脚点。在治疗过程中双方的感受也取决于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对双方获得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顺应我国医疗改革要求,为提升获得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提出获得感的研究展望,供学界共同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


获得感;患者;医务人员;获得感

全文:

PDF


参考


[1]吕小康.医患“获得感悖论”及其破局——兼论作为社会心理学议题的医患关系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76-86. [2]曹现强,李烁.获得感的时代内涵与国外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02):18-28. [3]房 清 江.价格 改革 要让 医患 都有“获得 感”[N].财 会 信报,2016-07-11(A02). [4]王宪宏,刘国琴,杨文浩等.贵州省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获得感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21,34(05):111-115. [5]王媛媛.工作家庭平衡对工作获得感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9. [6]杨金龙,王桂玲.农民工工作获得感:理论构建与实证检[J].农业经济问题,2019(09):108-120. [7]白秀丽,贺燕,李静文等.护士职业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01):67-73. [8]陈海华,李珊珊,赵丽.健康中国背景下济宁市某乡镇农村居民就医获得感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8,31(10):54-56+66. [9]朱颖,赵子衿,宋婷等.基于患者满意度提高多学科门诊就医获得感[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0,27(03):223-226. [10]本刊特约评论员.要让广大群众有医改成效的获得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39(04):229. [11]彭锦绣,彭霞,李美康等.强化门诊服务内涵管理,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J].大众科技,2018,20(08):113-114+135. [12]玖九,解伟,姚敦武.药品新政提升患者获得感[J].中国卫生人才,2019(10):60-64. [13]何志宏,王凌云,韩琤琤等.医-护-助责任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 模 式 对 签 约 居 民 获 得 感 的 影 响[J].中 国 社 区 医 师,2019,35 (09):178-180. [14]杨雯,王小合,王福洁等.多元主体治理视角下患者就医获得感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1,41(01):36-39. [15]罗力,患者获得感导向的医院医疗服务考核指标体系及其应用.上海市,复旦大学,2017-12-01. [16]吕小康,黄妍.如何测量“获得感”?——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 调 查(CSS)数 据 为 例[J].西 北 师 大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2018,55 (05):46-52. [17]张会来,郝文斌.大学生环境治理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2):1-5. [18]李婷婷,兰岚,苏时鹏.福建两种典型林改模式的农户获得感比较[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05):524-528. [19]吕小康,张子睿.中国民众的医疗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01):99-105. [20]王欢. 基于患者信任视角的医患关系研究[D].重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18. [21]杨平,周祎,何成森.公众的医疗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3):147-150. [22]冯帅帅,罗教讲.中国居民获得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经济激励、国家供给与个体特质的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35-44. [23] 云美丽.我国公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获得感的生成逻辑、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9. [24] 孙远太.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对其获得感的影响分析——基于 6 省市的调查[J].调研世界,2015(09):18-21. 项目基金:2020 年湖南省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长医教[2020]26 号-041) 作者简介:周雨欣,(2001-09),女,本科在读,护理学 *通讯作者:孙欣,(1991-1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基础医学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603-04-09-10319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