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西新式陶瓷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路径选择
摘要
近代江西新式陶瓷教育体系是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背景下,在国外利益集团蒙蔽下,在国内不同阶层利益需求间,在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的非公平性激烈对抗下,在学校自身体系规约中艰难剥离而来。近代江西新式陶瓷教育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社会探索中,呈现出路径的复杂性和模式多元化的特征。其中“多元兴学”“校厂合一”“产区办学”等模式的构建和路径的探索对当下的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关键词
陶瓷教育;学堂;学校;工业化
全文:
PDF参考
[1]孙超,王史译,李维格勘定:《英文报议中国宜亟开民智论》,《时务报[N]》第43期,1897年,光绪23年10月初1日,P11
[2]中国之新民:《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新民丛报》[N]第5期,1902年,P44-57
[3]《江西瓷业公司合并御窑之先声》,《中华国货月报》[N]第1卷第2期,1915年,P122-123
[4]张謇信稿:《饶州瓷业公司》1914.7.20.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2》[M]函电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5][6]李明勋等:《张謇全集》第2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P489-490.P571.
[7]《东方艺术专科学校呈请停办一案》江西省上饶市档案馆,档案号000177-084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