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浅析莫言小说《蛙》中生命的矛盾与救赎

李 若晗
西南民族大学

摘要


莫言在《蛙》中描绘了妇产科医生万心的一生,展现了上世纪我国乡村十几年的生育历史,毫不避讳地面对社会敏感话题,讲述姑姑万心在计划生育的洪流之下由“送子娘娘”逐渐变成“刽子手”的过程。《蛙》主动关注人内心世界的痛苦来源,集中表达人的个性,呈现了万心、万足等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矛盾与伤痛,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呼吁人们反思生命、敬重生命,点亮人性的灯火,实现在未来可能发生的自我救赎。

关键词


蛙、姑姑、生命、矛盾、救赎

全文:

PDF


参考


[1]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2]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3]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4]易中天.易中天中华史[M].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12-01[5]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J].语丝周刊第15 期,1925 年2 月23 日[6]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J].2008 年04 月25 日[7]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8]蒋晶晶.从莫言《蛙》中姑姑的形象来分析生命的拯救、毁灭与救赎[J].今古文创,2096-8264(2020)15-0012-02[9]梁振华.虚拟的真实与真实的虚幻——莫言《蛙》阅读札记[J].中国图书评论,2010(4):93-98.[10]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4960-04-22-10409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