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例

张 彩霞
泰国格乐大学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摘要


随着网络世界市场经济社会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联系也愈发密切。在经济交流日不断加强的共同体前提下,文化交流沟通共融也成为了各国更加注重的板块。“地球村”的概念也愈发的被世界各国认可,但信息膨胀式的传播、刻板的主观意识印象、负面不客观的媒体报道也使得文化交流沟通过程中产生了国家间、受众间的一些不必要的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国家形象因此也会受到扭曲。
为了向世界展示新时代、新中国的国家形象,诸多带有宣传国家形象的影视文化应运而生。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典礼70周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献礼祖国成立70周年的电影,该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风雨艰辛,讲述了七个普通百姓与国家血脉相连息息相关的故事,更是一部对内激发文化自信,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对外刻画中国国家形象,反映我国实情的国家形象宣传电影。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跨文化交际; 汉语国际教育;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全文:

PDF


参考


[1]吴瑛、史磊、阮光册(2021)。国家身份的建构与认同: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分析与反思。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130-147页。[2]杨杰、李隽辉(2022年2月4日)。开幕式上没有一个穿古装的人,中青网,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2-02/04/content_6B2GGTjpv.html[3]刘小燕(2002)。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第61-66页。[4]刘佳慧(2021) 。多模态隐喻视域下国家形象的建构探析——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20期。[5]云国强(2021)。国际传播中的话语角力:讲好中国故事与“语言陷阱”。《东方学刊》2021年第3期,第21-27页。[6]王洪、张斌(2021)。用多重视角的影像叙事“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为例。新闻战线2021年第17期,第54-57页 。[7]敖蓉(2022年2月6日)。科技冬奥彰显开幕式独特魅力。经济日报,第5版。[8]薛丽(2020)。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 [J]. 人民论坛 ,2020(34):97-99。[9]任晓燕(2005)。走出他者化的误区——萨义德的东方学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10]吴友富(2009)。对外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国际观察,2009(1)。[11]关世杰(1995)。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2]陈卞知(2004)。跨文化传播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3]唐朝(2020)。 从《我和我的祖国》看国产主旋律电影发展新阶段。电影文学。2020( 8) : 71 - 76。[14]钟雪,张海英(2020)。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叙事伦理。西部广播电视。2020,41( 20) : 133 - 135。注释:①杨伟芬主编:《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5 页。②刘晓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载于《国际新闻界》,2002 年第2 期。③龚文库:《从形象说起——关于“对外传播”的对话》,载尹鸿、李彬主编:《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 321 页。④张友谊 .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N]. 光明日报 ,2017- 11-29.⑤《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 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央视网,http://tv.cctv.com/2021/06/01/ VIDELKJ1uQorXzdbsXaHzSzk210601.shtml,2021年6月1日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4960-04-30-12015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