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论我国涉外人格权的法律适用——以《法律适用法》第四十六条为视角

李 念恩
新疆大学法学院

摘要


作为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权利之一,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的总称是对人格尊严的承认与肯定,它既表现为宪法领域中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同时也表现为私法领域中民事主体享有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然而,在我国日益复杂的涉外侵权中,涉外人格权在传统观点中被视为一项特殊的精神权利经常受到侵害,并非在所有情况下被侵权人的权利都能够得到及时且适当的救济,原因在于我国在涉外人格权的法律适用规定中尚且存在不足。本文基于对人格权内容的界定作为基础出发点,通过对中外理论以及规则对比,结合司法实践探讨涉外人格权准据法的法律适用等方式,提出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法律的完善,为我国学界和实务界研究、解决此类纠纷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涉外人格权;冲突规则;法律适用;连结点;

全文:

PDF


参考


[1]于洋.涉外人格权的准据法确定——结合我国现行法规定[D].清华大学,2015[2]黄志慧.国际人格权侵权法律适用问题之司法协调——从欧盟到中国[J].政法论坛,2015(03):105-119[3]许凯.论跨国侵害精神性人格权的法律适用——兼评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六条[J].浙江社会科学,2013(03):88-91[4]刘星兰.网络媒体侵犯人格权之国际私法问题研究——以《法律适用法》第四十六条与第15、44条关联为中心[D].西南政法大学,2013[5]五十岚清、铃木贤.人格权法[M].第二版.葛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6]王利明.人格权微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5[7]邓花园.比较法视野下人格权的私法保护[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年第7期,48-52[8]李景义.人格权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9]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25[10]杨立锋.人格权请求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11]沈屮、许文洁.隐私权论兼析人格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0[12]丁铁城.论我国人格权请求权制度的构建[D].扬州大学,2013[13]恽李娜.涉外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14]万福良、姚昌金.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完善相关问题探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8):11-16[15]吴赛贞.论人格权内容的法律适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7[16]周璐.我国涉外人格权侵权的国际私法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5[17]丁伟.后民法典时代中国国际私法的优化[J].政法论坛,2020(05):33-45[18]齐湘泉.涉外性骚扰侵权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06):115-159[19]吴雅婷.比较法视野下的隐私侵权抗辩事由研究[D].厦门大学,2017[20]许凯.论涉外惩罚性赔偿的法律选择模式[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02):123-13注释:①《法律适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通过网络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②《法律适用法》第四十四条:“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但当事人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侵权行为发生后,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法律的,按照其协议。”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4960-04-30-12016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