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中的音响观念

常 弘, 刘 向阳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交响音乐在创作的过程中,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改变,呈现出了全新的音响观念,所以相关人员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这种方式的转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当前我国交响乐在创作期间,民族性银色开始同地域性融合,开放性思维与多种因素做到并存,在西方音乐传统的影响下,实现自身交响音乐创作方式的改变,给人们展示其中对面民族特色。因此,本文主要讲述这种印象观念的变化过程,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


中国交响乐;音乐创作;音响观念;当代配器技术

全文:

PDF


参考


[1]任云,檀革胜.制约•构建以及“人”的缺席——1950年代中国交响音乐创作观念的现实局限性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1,39(04):35-42.[2]杨海虹.弘扬民族传统 奏响中国交响——从《中国交响70年》看音乐出版的创意传承[J].人民音乐,2021(10):90-92.[3]“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J].音乐创作,2020(05):2+185.[4]王俊欢. 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中的“中国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0.[5]徐昌俊院长作品《编钟徊响》入选文旅部2018—2019年度“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9(04):130.[6]中国交响乐作品回顾展演暨第六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在即墨启幕[J].音乐创作,2018(12):193.[7]吴寄斯.中国交响音乐诞生百年 寻根溯源——浅析中国第一首管弦乐《哀悼进行曲》[J].音乐创作,2017(10):106-107.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4960-04-35-12207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