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马克思劳动观视野下美好生活的逻辑探析

吴 怡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马克思劳动观是以人的劳动为中心,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核心,为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理论保障。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前提,以物质生产资料为基础进行物质生产劳动,有助于把握美好生活的形成要求,从而为美好生活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形成逻辑;通过人对自然、人自身、人与社会关系三个层面的劳动解放,促进美好生活对目标取向的把握,建构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对人类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从而在激励创新劳动、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改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等的实践逻辑中,实现美好生活。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观;美好生活;逻辑

全文:

PDF


参考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7.[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32.[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64.[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8.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4960-05-04-12393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