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身观中的“群”“己”作用路径
摘要
儒家重视修身,以修身为根本,作为儒家修身之道的宝典,《大学》八条目中展示了儒家修身的双向思路,从中可以看到
群己关系的双重面向。在向内境界上,儒家修身追求“仁”,而基于“群”构想的理想境界则是“大道”,欲实现修身之最高境界,
达致“仁”,“大同”,实现天人合一,“群”与“己”的融通是必行之路,而破除私德与公德之间的界限,能够为群己融通奠定基础。
群己关系的双重面向。在向内境界上,儒家修身追求“仁”,而基于“群”构想的理想境界则是“大道”,欲实现修身之最高境界,
达致“仁”,“大同”,实现天人合一,“群”与“己”的融通是必行之路,而破除私德与公德之间的界限,能够为群己融通奠定基础。
关键词
修身;群;己;仁;大同
全文:
PDF参考
[1] 韩星,《论儒家的身体观及其修身之道》,《哲学研究》2013 年第 3 期,64 页。[2] 杜振吉、郭鲁兵.《儒家的修身思想及其方法论述》.[J].《道德与文明》.2008 年第 1 期;55-57.[3]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年.98 页。[4] 吴立群《. 儒家哲学视阈中公共性问题语境分析》.[J]. 《孔子研究》.2013 年第 2 期。
DOI: http://dx.doi.org/10.18686/jyyjuy.v3i6.5640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