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新工科背景下递进式三创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杜 华兵, 赵 娟
荆楚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


本文主要以以省一流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项目的研究与实施,通过教育体系构建、培养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三创能力培养新思路。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建设相对完善的具有应用技术型院校特点的“三创”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改革适应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三创合一”教育教学方法。建设具有校企合作特点的实践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打造三创合一实践创新平台,构建三创合一实践协同机制,把过程性考核纳入到整个能力培养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生三创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三创热情,动手能力得以提升,创新能力得以激发,创业激情得以发挥,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三创合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递进-一体-融合

全文:

PDF


参考


[1] 李擎,崔家瑞,杨旭,贺威.自动化专业三创能力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02):55-61.[2]胡鹏.面向新工科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三创”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6):142-143.DOI:10.14004/j.cnki.ckt.2020.2805.[3]宋丽涵.基于培养“三创”能力的“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0(19):74-75.DOI:10.15913/j.cnki.kjycx.2020.19.029.[4]张广燕,刘云强,蔡智军,徐凌,高涵.“三循环递进式”高职学生双创能力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6):28-30.[5]文家燕,姚午.基于“三创一就”平台电气信息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4):158-160.[6]孙丰梅,丁培峰,赵瑞平,陈一,魏东.新工科理念下基于“三 创”能力培养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农产品加工,2022(01):73-75+80.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22.01.016.[7]毋张明,于宗浩,张泽宇,梅超君.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三 创”能力培养的思考[J].内江科技,2020,41(04):91+150.[8]杨倩倩,李艳丽.工科专业“三创”能力的培养探索——以Zigbee 技术应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20):109-110.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4960-04-13-9805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