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新文化运动文学创作中体现的“父与子”伦理关系的变化

吴 美诗
暨南大学文学院

摘要


新文化运动时期,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为抵制儒学,本着重视情感与人的主体性的精神,在文学创作中表达出对传统“
父与子”伦理关系的批判,并根据自身经历与体验阐述了对新型“父与子”伦理关系的构想。这动摇了中国根深蒂固的父子之间的尊
卑观念,唤醒了子辈的主体意识,对当时的人乃至现代的人探索构建新型亲子关系、追求个人幸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他们的观点并
非唯一的真理。关于这一话题,许多问题仍有待当代人的讨论。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孝;伦理;亲子关系

全文:

PDF


参考


[1]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84. [2]吴虞.吴虞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姜丹书.施存统的《非孝》与“浙一师风潮”[J].民国春秋,

1997 年第 3 期. [5]施复亮.我写《非孝》的原因和经过[J].展望,1948 年第 2

卷第 24 期. [6]施存统.回头看二十二年来的我[N].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1920 年 9 月 20 日至 24 日. [7]鲁迅.鲁迅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鲁迅.鲁迅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9]沈玄庐.《我做“人”的父亲[J].星期评论,1919 年第 27

期. [0]胡适.我的儿子[J].星期评论,1919 年第 33 期. [1]俞平伯.贤明的——聪明的父母[J].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

中学校校友会刊,1930 年第 12 期.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705-0416-05-02-12698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