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混沌中的秩序:现代主义在《喧哗与骚动》中的体现

刘 宣辰
苏州科技大学 2022 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摘要


本文探讨了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分析其独特的叙述结构和心理描写如何
反映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混乱与无序。文章分析小说里意识流叙事和多重视角的运用,揭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家庭的衰败。
同时,探讨家庭与社会的崩溃、人性困境及荒诞感等主题,展现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与无意义的生存体验。通过对这些
主题的深入分析,本文强调了《喧哗与骚动》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


现代主义、意识流、多重视角、孤独

全文:

PDF


参考


[1]钱中丽 .《喧哗与骚动》中的圣经传统[J]. 华南师

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78-81+159.

[2]师蕾 《喧哗与骚动》中班吉意识流的艺术特征[ . 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98-100.

[3]钱中丽 .《喧哗与骚动》中时间的意义[J]. 外国文

学研究,2004,(01):115-118+174.

[4]王玉括 . 凯蒂的女性身份与“男性目光”[J]. 当

代 外 国 文 学,2003,(02):129-133.DOI:10.16077/j.cnki.

issn1001-1757.2003.02.019.

[5]周文娟 . 人性的异化——《喧哗与骚动》人物悲剧

的创作根源解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88-91.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705-0416-06-09-16872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