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动画教育中的符号迁移
摘要
在读图时代,人类的日常生活被一幅幅鲜活的画面紧密包围,无论是在清晨醒来浏览手机屏幕上的新闻推送,还是晚上在电视前观看纪录片,抑或是在街头巷尾不经意间瞥见的一张海报——视觉信息如同空气般无孔不入,渗透进每一个生活角落。这些形象,既有我们主动追寻的艺术展览、电影预告片,也有不经意间映入眼帘的广告牌、社交媒体上的随机滚动。伴随着全球范围内视觉文化的深刻变迁,符号的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由静态向动态的迁徙。
关键词
职业教育;动画教育;图像化;图像符号;符号迁移
全文:
PDF参考
[1]郑迪,武立杰.文化符号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教学实践——以美术片中动画造型设计为例[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4):2.DOI:10.3969/j.issn.1007-5828.2016.04.184.
[2]严子青,刘凯.动画角色符号化表现特征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1(11):3.DOI:10.3969/j.issn.1674-9286.2021.11.060.
[3]吴大韡.动画电影制作中传统符号的创新性重构[J].电影文学,2024(15).
[4]张雅慧,马明君,荣洳莹.符号化解读:动画创作中的动作设计[J].喜剧世界:中,2022(7):0135-0137.
[5]唐梦洁.动画中的符号学架构——以动画《风之谷》为例[J].艺术科技,2019(5):1.DOI:CNKI:SUN:YSKK.0.2019-05-097.
[6]陈浊,吴寒天,吴雪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知识职能与文化使命——以留学生"非遗"传承教育项目为例[J].教育与职业,2024(6):19-25.
[7]袁平凡.我国技能型社会构建的文化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9):13-19.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705-0416-07-02-16931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