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浅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异化现象

刘 冬雪
湖北大学

摘要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和历史,充分肯定了劳动的地位和价值。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但由于社会不良价值观的错误引导、学校劳动教育的不足以及父母错误教育观点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在价值情感、价值取向和价值认识上存在异化现象,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搭建起协同培育机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观;异化

全文:

PDF


参考


[1] 李珂.嬗变与审思: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2] 李珂,蔡元帅.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07-110.[3] 吕小亮.体力劳动是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要实践环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1):33-39.[4] 简超宗,张永红.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现状及提升路径[J].高校辅导员,2019(4):71-76.[5] 邵长威.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的途径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98-100.[6] 吴昌福.学校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缺失与复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4):12-15.[7] 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11):12-17.[8]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3.[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




DOI: http://dx.doi.org/10.18686/jyyxx.v3i4.4187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