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研究—以被告人与被害人权利比较为视角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一项保障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的先进刑事诉讼制度,但在该制度运行的背景下,疏忽了被害人权利的保护,不利于和谐司法的营造。通过对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发现被害人无论是在侦查阶段还是审查起诉阶段,对于知情权、参与权、律师援助权、程序选择权、救济权等权利都没有获得较好的保障。因此,未来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应当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样平等且充分地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程序参与权、法律援助权、选择程序权和救济权等权利,这也是将来在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乃至国家之间形成非对抗诉讼格局的需要,以此达到恢复性司法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参考
冯科臻.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据审查模式[J].证据科学,2020,(6),660-671.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52-71.
李育.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与被害人的权利平衡[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679-683.
王敏远,杨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新发展-《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解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28),55-73.
尹茂国.认罪认罚视野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研究[J].长白学刊,2019,(3),88-94.
闵春雷.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J].当代法学,2017,(4),27-37.
方彬彬,郭航.认罪认罚案件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研究-以《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为视角[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5),22-29.
李站阳,闫振东.认罪认罚从宽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J].检察日报,2020,(3),33-36.
夏伟.基于大数据样本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司法重构经验与逻辑[J].法学论坛,2021,(36),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