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子核力和万有引力
摘要
按现有的理论,宇宙的半径 1026 m , 原子核的半径10−14 m, 宇宙的半径 : 原子核的半径 = 1026 : 10−14 = 1040 :1 。因此由于温差,使物质间传递热辐射波就产生了辐射引力即万有引力。按此认识,一切物质间相互作用的热辐射波都来自物质内部的原子或原子核,因此核力也是传递热辐射波(辐射粒子)而产生的。原子核力和万有引力本质上是一样的。两种力的区别仅在于辐射作用的空间的半径不一样。描述核力完全可采用 F=AmM/r2 ,A 为核力常数,A= 1040 G, G 为万有引力常数, m 为电子质量或核子质量,M 为原子核质量,r 为电子运动轨道半径或核子间相对距离。本文可解释原子核的牢固结构,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可对氢原子的能级精确数学求解。还能对普朗克 1900 年提出的量子假设作明确的物理解释。并从理论 推算出普朗克常量和预言中微子质量,供现代科学实验鉴定。
关键词
辐射力学;核力常数;核力加速度; β 衰变;普朗克常量;中微子;量子
全文:
PDF参考
[1]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69.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1971:219.
[3] 周世勋,量子力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61:2.
[4]B·A 福克,空间 * 时间和引力的理论,科学出版社,
1965:438.
[5] 张国栋、张文东,宇宙寻踪,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7 年北京第一版:180.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76X-07-07-17265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